首都医科大学召开附属医院院长座谈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法国by biotic官网 首都医科大学召开附属医院院长座谈会

首都医科大学召开附属医院院长座谈会

2023-06-05 07: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座谈会现场

连日来,我校党委以“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 促进新发展”为主题,在全校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扎实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3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指示批示精神,推进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创新中心与首医各附属医院的密切合作,同时进一步促进学校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推动学校和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我校在学术交流服务中心召开附属医院院长座谈会。校长饶毅,校党委副书记孙力光,校党委副书记张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训明,特聘校长助理、肿瘤领域科学家廖新生,创新中心负责人、神经领域科学家梅林及各附属医院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呼文亮主持。

梅林介绍创新中心规划建设思路

梅林围绕成立背景、建设目标、转化机制、工作进展等方面,介绍了创新中心的规划建设思路,并就如何促进首医的发展、如何促进首医的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进行了重点阐述。

吉训明介绍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等情况

吉训明介绍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背景、评估原则和工作方案,并从学科现状概览、临床医学2021年STEM排名情况、科研成绩概况、临床医学科研情况等方面,对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吴建新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座谈交流

附属复兴医院院长刘云军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张永宏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李晓北座谈交流

三博脑科医院院长徐向英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金荣华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院长白玉兴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京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杨国旺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周建新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院长盖海山座谈交流

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院长吴英锋座谈交流

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吴建新、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附属复兴医院院长刘云军、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张永宏、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李晓北、三博脑科医院院长徐向英、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金荣华、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院长白玉兴、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京、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杨国旺、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周建新、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院长盖海山、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院长吴英锋分别介绍了各自医院现状、医疗规模、学科优势、人员构成等情况,并就创新中心发展方向、平台建设、基础与临床进一步融合、合作方式、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医工结合、药品研发、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和相关需求。大家对创新中心未来高质量发展充满希望,表示将进一步探索研究合作机制,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在创新中心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饶毅讲话

“新的平台、新的资源、新的精神面貌,创新中心要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也鼓励进行自由探索。”在简要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我国生命科学机构改革的背景、现状和特点后,饶毅指出,作为一个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中心也是促进学校校本部和附属医院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加强与医学院校、医院的密切合作,为北京和国家医药卫生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书写新篇章。各位医院负责人提出的建议,对于创新中心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交流。希望未来大家携手并进,努力探索创新,共同打造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医学研究体系和“医教研产”深度融合发展的生物医药科创高地。

呼文亮讲话

呼文亮代表学校对各附属医院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创新中心的成立,是为了优化完善北京市科技创新布局,也是为了促进培养更多高水平医学创新人才,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等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呼文亮表示,在饶毅校长的统筹协调下,创新中心各项规划建设工作正有序开展,其空间大、潜力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所有首医人共建共享的研发平台。未来,我们要在四方面大胆探索。一是搭平台。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优势,密切联系合作,搭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聚集创新人才的平台。二是聚人才。发挥高校优势,探索更完善的人才引育机制,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三是接任务。对接国家及首都重点研发项目,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首医人应有的贡献。四是出成果。以需求和任务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攻关,产出更多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科研成果,同时借力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这一重要载体,持续推动医学创新成果快速孵化,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不断擦亮首医“金名片”。

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摄影:刘月兴

撰稿:李晓曦

分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